苏格拉底问题
1、(2)阿伦特,《共和的危机》,郑辟瑞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页71(以下简称《危机》,随文注页码)。
2、(16)(美)列奥·施特劳斯经典与解释系列8苏格拉底问题刘小枫陈少明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苏格拉底问题)。
4、➆ 刘铁芳:爱与丰富: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
5、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6、但是,苏格拉底可能曾认为“对于整全知识的把握即能够带来美德”,尼采曾批判其为乐观主义。如果用黑格尔的分析方法,主体意识即使把握了“整全的概念”,则其仅仅掌握了“普遍的静态”,而所谓美德,必然具有其现实语境,现实语境中的特殊内容带来的限定是否可能与“整全的概念”相悖呢?如果相悖的话,这显然是仅仅通过把握知识所无法解决的。
7、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8、在认知治疗中,好的苏格拉底式问题能够帮助来访者重新整理他们已知的信息,并通过主动的思考,为自己的困扰找到替代性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9、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巧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师,请让我再选择一次吧!”
10、心底无私天地宽,有博大的胸怀,方能吞吐日月,收放自如!太计较得失、荣辱,人生之路也便越走越窄了!
11、柏拉图时代,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基础性的不真实”归因于城邦中有许多品性低劣的个体是完全无法解读哲学式的生活,因而对于他们需要哄骗。但是在施特劳斯的时代,“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几乎已经如天性般注入了每个人,包括庸人们的心里。因此施特劳斯必须将这样的“哄骗”从实用层面上升到与价值平行,甚至深入价值背后的境界,才能去挽救理性主义在普世层面的价值。这也是近代政治哲学中托克维尔曾提到的“平等使得所有个体变得平庸,甚至使他们否定崇高”这一矛盾的表现。
12、结果,历史研究在19世纪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至少就比较保守的思想者而言,引导这种研究的是缓慢的、无意识的演化的观念;在寻找这种演化之时,历史学家们发现它几乎无处不在。当人们几乎完全遗忘了新道德与旧道德、新政治观念与旧政治观念之间的原初斗争之时,从19世纪中期直到大战,人们甚至可能否认有过这样一场斗争;人们甚至可能认为并且宣称,
13、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14、 ▲一种思想只有和其他思想共同形成一个网络时,它才能完整地存在。因此,应该把所有的主张都当作引发更多思考的联结点,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比如,“如果你所说的属实,那x或y不也如此吗?”)
15、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
16、牛爸常伴牛娃同时出现:亚历山大的铁血父亲--马其顿霸主腓力二世
17、“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是个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常使堂堂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
18、过了一段时间,天使见这个人仍是愁眉不展,比过去更瘦了,又问:“你还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呢?怎么还是这样满面愁容?”这人双眉紧锁,长叹短叹:“唉,我日日夜夜都担心失去这些宝贝啊!”
19、(摘要)本文以“苏格拉底问题六讲”为核心,部分参考《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回忆苏格拉底》和《悲剧的诞生》。主要尝试梳理苏格拉底如何从《云》中的“喜剧荒谬”发展到《申辩篇》中的“悲剧崇高”以及苏格拉底悲剧的必然性。以及,我们将分析苏格拉底在运用理性主义中所表现出的“节制”,以及“节制的对象”。从而引申对“苏格拉底问题”中“理性主义中的非理性张力——基础性的不真实”,探讨其与“爱欲”的关系,并且在结语部分尝试反思“个体化理性主义的基本价值脆弱性”。
20、为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辙,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者,都应该牢记先哲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
21、首先我们先回答上一章的一个假设,为什么苏格拉底悲剧的高潮时在法庭上演?有如下理由:
22、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索佛洛尼斯科斯(Sophroniscus)是雕刻匠,母亲费纳瑞特(Phaenarete)是助产妇。
23、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24、你每天被这么多人嘲笑(咳嗽),压力一定很大,你是怎么应对的?
25、但是,人们没有止步于与中世纪决裂:他们开始意识到,用古代的教诲取代中世纪的教诲将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只要他们至少还受到古代的观念——如果不是实际的古代——的吸引,他们就会通过寻找比古代希腊更古老的另一个古代,以取代对实际的、已知的古代的崇敬:格劳秀斯(Grotius)、斯卡林格(JosephScaliger)和斯蒂文(Stevin)这样的学者对世纪智慧(sièclesage)兴趣盎然,与世纪智慧相比,即使古代希腊也是一个野蛮时代。
26、如何看待这样的矛盾?先看施特劳斯的解法。《申辩篇》中的苏格拉底提到的是“工匠不可能同时具有教育青年的能力”,而《回忆录》中则侧重的是“从事管理的人,无论是在怎样的岗位都能得心应手”。而“管理之事”则是众人之事,即政治,而政治事物拥有不同于其他事物具有超越性。所以“人或政治是通向万物的线索,是通向自然之整全的线索,因为他们连接或结合了最高的与最低的,或者说,因为人是个小宇宙,或者说,因为人或政治事务和它们的对应物是最高原则显现自身的形式……(9)”
27、一天,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28、“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29、他们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30、再联系施特劳斯对阿里斯托芬的其他剧作的分析,如《鸟》、《马蜂》、《和平》等等,阿里斯托芬本人对于古希腊当时的一些神圣崇拜本身就抱有“视其为荒谬”的态度。阿里斯托芬常用的荒谬方式,是将舞台人物的兽性“不合时宜”地袒露出来,让台下最优秀的观众们去嘲笑。而《云》中最深刻的笑点,却是别出心裁地描绘了苏格拉底超脱于他人之外的“兽/神性”。但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无论对于哪种“个体荒谬”的审美,其本身就意味着观众将作为个体直接去审视他的普遍价值与剧中人物的表现区别,而这样的反思本身其实却加强了个体意识,并且这种个体从公共体中的分离,诱导了更多人对于意识中“有效准的东西”的怀疑和破坏。所以正如黑格尔所说“个体意识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中……达到新的高度”,阿里斯托芬虽然讽刺了苏格拉底,但是其本身的艺术效果却和苏格拉底的思维方法一样,都确认了主体的思考在审美中的地位。
31、“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32、苏格拉底自比产婆,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33、柏拉图竭力在《理想国》中摒弃“意气”中“爱欲”的成分,但是施特劳斯指出,即使是所谓意气中追求的“为国捐躯”这样的高尚荣誉,其背后本身也反映着一种冲动的欲望而非理性的指导。那么进一步推论,我们一旦认为某一个事情是“好的”,那么我们就会去做他以实现自我认可的价值,这背后实际上也可以解读出“爱欲”的因素,只是他们针对的对象不同而已。因而“意气”对于任何人都是普遍的,且人无法摒弃“非理性的爱欲”。
34、……如果你相信小狗是可爱的,你在街上看到一只小狗,你会冒出什么念头?
35、思想所被付之一炬,苏格拉底被人殴打,然而这出结局却仅仅引人哄堂大笑。同样是受到伤害,为什么苏格拉底在这一故事中的结局却是喜剧而不是悲剧呢?是因为咎由自取吗?显然不是,若是如此的话,按照黑格尔对于苏格拉底命运的分析,其最终被判两项罪名也应该是咎由自取。并且我在前文中已经叙述,门徒和其儿子的冲突本身不应该归咎于苏格拉底的思想。毕竟“在真正悲剧性的事件中,必须有两个合法的、伦理的力量互相冲突(4)”。
36、尼采曾形容悲剧时代的歌队为“抵挡汹涌现实的高墙”和“酒神精神的直接体验者”,但是从我阅读的感受来看,《云》中的歌队的形象其实已经不仅仅是尼采笔下的“理想的观众”了。歌队确实仍然在歌词中保留着许多充满想象的优美歌词以模拟从前的酒神精神,例如对云神登场时的歌颂部分。但是剧中有好几处,歌队不仅介入了喜剧中与苏格拉底等角色互动,还出现了与观众进行互动的局面,例如介绍喜剧,并为观众提醒戏剧冲突。
37、更进一步讲,苏格拉底的形象问题,本质上也是术与力的问题。在云神操纵下的世界,苏格拉底本身是什么形象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希望苏格拉底是何种形象。换言之,模仿问题其实是权力问题,是术与力对一切事物的暴力塑造。为了对抗这一暴力,苏格拉底必须确立“理念”(型相,eidos)的概念,因为如果不确立这样一种理念与实在、如果世界就其本质而言是不可知的,那么世界将完全沦为由力所塑造的混沌。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修辞术,都强调力——物质的力与言辞的力,其本质都是同一的,都是对世界的塑造。而在力的背景下,不同政制在根本上也都是一致的,都以权力为基,都奉力为至高。这便是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对于知识的理解:知识可以被用于扩张权力,可以施加于他人,成为僭主。这便是当时雅典教育之所以兴旺发达的原因:教育是增强力量、成为僭主最有效的办法。这便是苏格拉底第二次启航的起点。可以想见,这种关注技艺的教育,进而以技艺弄权的思想,本质是雅典社会危机的显现。
38、 早在雅典人最终敌视他并杀死他之前,苏格拉底一直是个出现在雅典人面前故意扰乱人心神的人物。他通过质疑其公民同胞的思考方式来让他们心神不宁,他思考的问题中首要的就是怎样生活和不要怎样生活。(10)
39、因为,一个事物的本质仅仅在其完成(perfect)状态中呈现自身。虽然这个原则是正确的,在目前这个情况下运用它却是有疑问的。因为,假设——比如说——当代思想在本质问题上比——比如说——17世纪的思想更发达,这或许是草率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回到现代政治思想的起源,这首先不是为了比我们通过研究当代思想更好地理解那时的思想,而恰恰就是为了理解它。因为,在我们知道一个事物是否存在之前就问它是什么,这是徒劳的。或许可以被正确地称为现代政治思想的某个东西的存在,受到了质疑。
40、本文摘自新书《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英)伯纳德·威廉斯/陈嘉映/商务印书馆/20
41、通过连续地提出问题,让被提问者通过理性思考,发现谬误、拓宽思路、获得启发、找到真相的过程,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就是苏格拉底提问法。
42、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43、一人郁郁寡欢,骨瘦如柴,似乎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吹到天上去。
44、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
45、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口德与己。
46、幽默是一种有价值的思维品质,它表现为机智地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幽默来源于对世间事物的洞察,含笑去面对人生中的矛盾或冲突,它常是人们处于困境时实现自我解脱的一种方法。
47、(7)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贺麟王太庆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8、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49、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支最好最大的麦穗。
50、道德哲学的目的,以及它能够抱有的任何值得认真对待的希望,都与苏格拉底问题的命运难解难分—一即使实际上我们并不能合理地希望单单靠哲学来回答这个问题。说到这个希望,有两点一上来就应该提到。第一点尤其是写作者需要记取的—事关这些巨大的问题,他若说这种抽象的、论证性的写作值得认真对待,那他是在做出多么巨大的断言。还有别的书在讨论这个问题,说起来,所有的书,但凡以人类生活为话题又写得还好的,都是在讨论这个问题。哲学写作者必须记取这一点—即使他不认为他与苏格拉底问题的联系在于他要尝试为之提供答案。
51、 ▲所有的思想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你能详细说明你所说的话,让我更好地理解吗?”)
52、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53、 生存主义一直提醒许多人,如果思想着的存在者(thinkingbeing)、思想着的个体遗忘了作为他所是的他自身,那么,思想便不完全并有缺陷。这是古老的苏格拉底警告。(《重生》,页72)
54、第一个弟子没走多远,就看到一颗大麦穗,如获至宝地摘下。可是,越往前走,他越发现前面的麦穗远比手中的饱满。他懊恼而归。
55、这样,《云》对苏格拉底问题的讨论,首先呈现为对苏格拉底是否有罪的探讨。在这里,《云》的作者阿里斯托芬毋宁是为苏格拉底做辩护:一方面,苏格拉底的确很穷,并未以兜售诡辩术谋生;另一方面,苏格拉底确实渎神,但斯瑞西阿得斯同样渎神(控告人自身即缺乏合法性),且苏格拉底并未以向年轻人兜售自然科学的方式违反雅典律法。
56、(10)邓恩,《让人民自由:民主的历史》,尹钛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页36-37(以下随文注页码)。
57、然而,历史证据总是具有很大分量。就历史证据而言,乍看之下,许多事实支持卡莱尔博士的观点。我不需要详述这些事实。就我们的目的来说,强调这一点就够了:通过收集这些事实,卡莱尔博士严重破坏了关于现代政治思想与中古(或古典)政治思想之特有区别的流行看法。尽管如此,正如孔多塞所声称,本质的观点仍然成立:现代政治思想与早先政治思想的根本区别在于,只有现代政治思想立足于人权的观念。这个观念是现代政治思想的本质。
58、施特劳斯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大程度是尝试在政治哲学上为“理性主义的价值基础”中注入“旺盛的爱欲”。本文会先对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之后在最后用三个部分讨论施特劳斯对其做的调和。
59、青年人笑了:“这样看来,你和我其实差不多啊!”
60、所以在那之后的审判或决策,各谋其利的民主制自然就更难以形成对于集体正义的决策。所以苏格拉底的这次玉石俱焚,在一段时期内其实反而只起到了“恐怖袭击”的效果。
61、苏格拉底还强调灵魂不灭说。虽然之前的哲学家就已经对此有研究,但是研究的模糊,到了苏格拉底的时候,他才明确的把灵魂与物质区分开来,强调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为以后的唯心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2、识别认知,情感,行为和躯体感受来访者原本对自己的问题可能只有一团模糊的印象,通过提问,可以帮助他们对这些印象进行精细化的加工,并区分不同的过程。
63、苏格拉底还强调了善的重要性,认为善是一切事物的根因,这些观点为后来的唯心主义奠定了基础。在教育方面,苏格拉底不提倡对学生进行灌输,更多的是采用辩论的方式,这同样为后来的辩论法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64、一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人世间的烦恼便开始包围住了他。襁褓中因饥饿而嗷嗷求饱,因寒冷而哇哇求暖。孩体时起便因要玩具而哭闹,因受不公平对待而委屈,因与伙伴们争吵而伤心,因家贫受侮而难过。
65、“苏格拉底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也就是苏格拉底在世时曾受到张扬理性主义的指控。从现代性问题出发,尼采再次对苏格拉底提出指控:由于苏格拉底犯了唯理主义的大错,才惹出了西方现代性,后者成为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和漩涡的中心。据此,尼采宣布了苏格拉底这个历史“偶像的黄昏”。海德格尔未予审理就接过尼采的指控,并跟随尼采致力于回到苏格拉底之前的自然哲人……好些后哲人则跟着尼采-海德格尔步入后现代的黎明。
66、 笔者不禁想起1980年代初期曾读到过的苏联作家拉斯普金的一部小说,故事情节讲什么已经完全不记得,但小说篇名一直留驻心中:“活着,可要记住”。这话令人难忘,因为它提醒笔者,无论经历过什么,我们活着时要记住的不仅是自己在历史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遭受的令人绝望的恶,也要记住,无论怎样的历史都抹不掉世上始终都有的美好、高贵、纯净、卓越的德性,这些德性只能凭靠自然[天性]而非历史而在——张志扬教授当年在冤狱里读哲学、自学德语时还不到三十岁,追求美好、高贵、纯净、卓越的天性在历史的恶中证明自己绝不受历史的“非常时刻”摆布。
67、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
68、他象征着一次对过往原则的玉石俱焚的攻击。活着的人以为反抗者死了,但他们没有意识到,正是在他们意识到自己拥有“绝对力量”的一刹那,从前曾支撑他们的那层酒神迷狂彻底崩坏了。
69、所以,这个观点实际上是现代进程的逻辑结果;但是,它的前提在于,人们已经遗忘了现代进程所有早先阶段体会到的经验,这是现代心灵只要必须与旧价值斗争就能体会到的经验。这个悠久的实际经验——补充说一句——极为清楚明白,它难道不是远比冷眼旁观的历史学家最博学的研究的结果更可信?
70、有的问题本身是一个好问题,被提问者也能理解问题的意义,但是被提问者不一定有能力回答。
71、我们还有一个理由:不能忘记我们是生活在当代而不是苏格拉底的时代。哲学是反思的,哲学从日常实践和争论退开一步来界说和批判日常态度;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那里,这些都是哲学特有的态度。而在现代生活中,反思无处不在,高度的自我意识对各种生活建制都是很基本的,这些品质不再成其为把哲学跟其他活动区分开来的主要特征。就说法律吧,它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是种社会创制;再说医学,它被迫认识到自己既是疗治,也是企业和应用科学;更不说虚构作品——即使那些再大众化的虚构作品也需要自觉其为虚构。在现代世界中,哲学无法再声称反思性为其特有,虽然它也许能够以特有的方式来运用反思。
72、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73、他曾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人,正是出于这种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苏格拉底开始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的定义应该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
74、➅ 刘铁芳:走向整全的人:个体成长与教育的内在秩序
75、(19)(美)列奥·施特劳斯经典与解释系列8苏格拉底问题刘小枫陈少明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76、(美)列奥·施特劳斯(LeoStrauss) 著
77、从界说相关的探索转入与「理解」相关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