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锅问到底的
1、“此宜分其地点之寒热,视其身体之强弱;尤宜论其人或在风尘劳苦,或在屋内营生,随地随人斟酌定其所用之多寡,临证自无差谬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2、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
3、我读叶天士、徐灵胎诸名家医案,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但也有一事不得其解:诸家之医案为何都不曾留下药物用量?
4、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5、据报道,加味生化汤可治子宫肥大,但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益母草、荆芥七味药中,如不知重用炮姜与炙甘草,便无明显疗效。(打破砂锅问到底的)。
6、所以又得出一个结论:以客户为中心,才是企业的立身之本。
7、相传,在一个村子里有这么一户人家,婆婆做事很精细,干什么都非常认真;媳妇却很马虎,什么事凑合过去就行了,从不讲究。因为性情不同,这婆媳二人经常吵架,总是要公公从中调解。
8、答案7:因为开着的窗阳光充足,大量飞虫聚集在此,超常繁殖……
9、五问法又称为“五个为何”、“五问”或“五个为什么”,是一种提出问题的方法,用于探究造成特定问题的因果关系。五问法最终旨在确定特定缺陷或问题的根本原因。
10、这个密室整体还是很ok的,主要就是在宗教氛围感的塑造上,想要玩这个密室的可以加到变态辣会更带感哦~
11、中药剂量的问题,一直缺乏一致的标准,清代医案上即可见“用药轻巧”,各药不过一二钱,有的甚至别出心裁,一般药材用根,名医偏偏用花,为求轻巧之至,无所不用其极,若问“根”“花”有何不同,却说不上来。
12、(示例):我们必须绞脑筋。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
13、这套书共包括四册,分别是《天有多高?》《恐龙有多大?》《一百万是多少?》《海有多深?》。怎么样,光看书名就很熟悉吧。家里的小屁孩是不是天天缠着你问这问那问东问西,脑袋瓜里永远都有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候着你,问的问题似乎永远都没完没了。
14、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远至古今中外近至吃喝拉撒,没有小屁孩们不能问的。这时时刻刻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家长们实在受不了啊!可是,咱们自己不也是这样问着问题长大的吗?不能骗,不能瞒,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敷衍塞责,要怪就怪自己学艺不精吧……打开书,打开网络,找到正确答案,认认真真的答复孩子吧。
15、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三二:“一辆汽车碰在一株老树上,并没伤人……谁能刨根问底的要证据。”
16、“打破砂锅问到底”这句俗语一直流传到现在,常被用来形容,对某事一定要知道得明明白白,问个清清楚楚。
17、骨头堆砌成的头骨山、红缦黑长廊、破损的经书、若隐若现的黑影,就在你聚精会神研究根源的时候,突然一直神秘的猫爪向你袭来,这都不重要,毕竟是密室的常见套路,但为什么是袭胸的那种(突然发现他们家真的还蛮爱袭胸的,我可以去申请当npc吗?)
18、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19、除此之外,还要教会员工使用一些分析问题的工具,比如“鱼骨图”和“因果分析图”,通过头脑风暴找出问题的潜在原因。
20、在安全工作中碰到问题,不能避重就轻,一定要追根溯源,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精神。
21、婆婆给公公写了封急信,要他回来。公公打开信一看,原来只是打破了一只砂锅,这么一件小事闹得这么厉害,两个人一定又都钻牛角尖了,他给妻子回了一信,写道:
22、“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沙锅即泥烧制成的锅,多为人们用作熬制中药或冬季煲汤的器具,这种锅稍不小心极易破碎,而且一碎就会一裂到底。“打破沙锅问到底”实际应为“打破沙锅纹到底”,即裂纹直到底部,后来竟变成“问到底”了。
23、方剂用量上有精巧处,这真是见道之言。试想,如弃用量不管,那么,同是大黄、枳实、厚朴三味药物组成的方子,何以区别其为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抑或厚朴大黄汤?
24、陈济普先生认为辨证无误,方亦对路,药后无效,在于吴茱萸的用量过重,减其半,并加黄连五分以制之,便一剂而安。
25、04我应该多向来访者说做咨询的好处和舒服,不能提到有关咨询的负面言论,这样会吓跑他们。
26、也有说应该是“打破沙锅璺到底”,璺读作wèn。因为和问同声,所以就改用问字了。璺就是沙锅上的裂纹,沙锅磕坏了打坏以后就会有裂纹一直延伸到沙锅的最下面。就是比喻解答问题应该追根究底。
27、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一定要把事情弄清。
28、“打破沙锅问到底”其原意是“打破沙锅璺到底”,璺读作wèn。因为和问同声,所以就改用问字了。璺就是沙锅上的裂纹,沙锅磕坏了打坏以后就会有裂纹一直延伸到沙锅的最下面。就是比喻问题追根究底。
29、据说美国华盛顿广场有名的杰弗逊纪念大厦,因年深日久,墙面出现裂纹。为能保护好这幢大厦,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门研讨。
30、03我明白心理咨询是帮助来访者自我了解,那是不是要多问“为什么”?
31、除此之外,这套书的一大亮点就是每本书后面附赠的超长海报了。近两米长的海报平铺在地上,和孩子一起趴下来,慢慢比对书中的内容吧。皮皮游过的地方,随着深度的增加,颜色明暗正在发生变化,遇到的生物也完全不一样了。为了严谨起见,海报上还制作了比例尺,方便查阅和描述。
32、连秦伯未先生辑《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时,为求一律,也将用药分量概行删除。
33、这是质量小王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个小王的选择
34、后来村子里怪事不断,村民终日惶惶。一天,一僧人来到村子,说怪事全因妖猫所起,他能够帮助村民降服。日子太平了一阵,但不久后怪事又开始出现了···
35、说到砂锅居,顾名思义,吃砂锅的地方,看着简单,砂锅居却是百年来北京餐饮兴衰的见证者,在北京独树一帜,成为北京菜和老北京文化的代表。砂锅居始建于清朝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原址在西单缸瓦市义达里清代定王府更房临街之处。主打砂锅系列,其中砂锅白肉是招牌菜,是北京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主营砂锅菜肴的中华老字号。以其特有的烧、扒、白煮等手法将猪肉类精粹烹于一炉,赢得“名震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的赞誉。
36、现代我们都知道砂锅米线,用砂锅来煮东西。在古代用砂锅煮东西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古代的技术是有一点差的,所以在煮的时候,砂锅容易坏,一般是从锅边直到锅底裂开长纹,这个用一句话说就是纹到底,跟问到底是谐音。我们的歇后语用谐音是非常见的。
37、释义: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缘由。同“寻根究底”。
38、小青龙汤中的干姜、细辛、五味子应等量使用,桂枝、芍药于疾病初起时可等量,病久渐虚,应芍药倍于桂枝,取小建中汤意。
39、这个歇后语还与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杂言诗有关,这首诗便是《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盖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黄庭坚的这首杂言诗真的非常棒,大家仔细阅读还会发现我们经常说的弄巧成拙和画蛇添足。黄庭坚与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并且与苏轼齐名,后陈“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