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的诗
1、《登夏州城楼》唐朝·罗隐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2、这首诗先表现在诗歌形象性的追求上。乍看来此诗无一景语而全属率直的抒情。但诗中所有情语都不是抽象的抒情,而能够给人一个具体完整的印象。如首句说不必患得患失,倘若直说便抽象化、概念化。而写成“得即高歌失即休”那种半是自白、半是劝世的口吻,尤其是仰面“高歌”的情态,则给人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感受。
3、古之文人,生活在那争名夺利的官场社会之中,没有几个能达到如此境界。这,也就是此诗造成的总的形象了。仅指出这一点还不够,还要看到这一形象具有独特个性。只要将此诗与同含“及时行乐”意蕴的杜秋娘所歌《金缕衣》相比较,便不难看到。
4、“斗鸡走狗五陵道,惆怅输他轻薄儿。”(《所思》)这一惆怅就是一辈子,我想他在写出这句诗当是愤愤不平的,最后也不过是罢了罢了,走一遭过一遭“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吧。(罗隐的诗)。
5、视玉帛而取之者,则曰牵于寒饿;视家国而取之者,则曰救彼涂炭。牵于寒饿者,无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则曰:“居宜如是”,楚籍则曰“可取而代”。意彼未必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
6、 罗隐之所以写出这样的诗句,跟他的个人性格和人生履历密不可分。
7、《自遣》唐朝·罗隐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8、/满院花儿盛开,更觉得春光实在可贵,/雨滴溅落花上,才知道馀寒未退。
9、《黄河》唐朝·罗隐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10、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11、看来面对人世间纷至沓来的忧患与失意,诗人也没有毕其功一役的解决办法。“明日愁来明日愁”,此句明显地流露出了穷愁潦倒的诗人的无奈与伤心,正因为“醉”的时间是有限的,酒醒之后又如何,尚未排遣的旧愁加上明日的新愁,那是更愁了。
12、“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颜巷落偏饶”,“罗纹”:指下雪的形状。“颜巷”:指颜回所居的陋巷,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里指诗人自己简陋的居处。首联写雪景,大雪晶莹洁白,从天空中盘旋而下;住在陋巷,闭门不出,反而感觉到雪比其他地方下的更要大。
13、《感弄猴人赐朱绂》唐朝·罗隐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14、他也讥咏,却不是为自身的富贵求不得,他能够看到煌煌大厦里的谎言与冷漠,譬如咏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如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15、不管是平平的地面还是在高高的山峰,所有鲜花盛开的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领。它们采尽花蜜酿成蜂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
16、从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底进入京师开始,参加十多次进士试,全部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改名罗隐,隐居于九华山。光启三年(887年),归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人称罗给事。后梁开平三年十二月(910年1月)去世,时年七十七。
17、以至于他到了后来便也开始灰心丧气:“已知世事真徒尔,纵有心期亦偶然。”(《广陵秋日酬进士臧濆见寄》)
18、《七夕》唐朝·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19、《夏州胡常侍》唐朝·罗隐百尺高台勃勃州,大刀长戟汉诸侯。征鸿过尽边云阔,战马闲来塞草秋。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仍闻陇蜀由多事,深喜将军未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