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简介资料
1、黄宗羲,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长子。
2、王培荀出生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去世于咸丰九年(1859)。
3、此外,为了静心读书,他还在龙洞佛峪般若寺后的林汲泉旁,建房数间,并自号林汲山人,在此静心读书。(顾炎武简介资料)。
4、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5、顾炎武之所以会否定君主高高在上的地位,拉近君臣关系,是因为随着朝代的更替,君主的权利也被无限的放大和集中,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也被无限的太高,到了晚明,千年的君主专制可谓将做到了极致。
6、第三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的治学方法(2021年7月17日)
7、赵渭川助以金时曾赠诗曰:髯翁贫病今犹昔,时欠长安卖药钱。堪笑石仓无粒米,乱书堆里日高眠。论者谓绝似先生行乐图。
8、顾炎武“明道救世”的经世思想,更为突出的是他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不是指一家一姓王朝的兴亡,而是指广大的中国人民生存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
9、寧老云:“今人但以贡生为明经,非也。唐制有六科:一曰秀才,二曰明经,三曰进士,四曰明法,五曰书,六曰筭。当时以诗赋取者,谓之进士;以经义取者,谓之明经。
10、出身于儒学世家的施闰章,是安徽宣城人,他在山东为官五年,深得王培荀敬仰:“本朝学使,最著名者,无如施愚公。(他在任期间),山左奇才,无不赏拔。”
11、 顾炎武在关中结识的第三个要好的朋友,是华阴的王宏撰。王宏撰不仅是关中颇有名望的理学家,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学者,同时也是一位走遍天涯的游隐义士,他一生曾多次到南京、苏州、扬州一带访学探友。公元1663年,顾炎武到达华阴后,慕名拜访了王宏撰。二人一见如故,成为莫逆之交。公元1677年春,顾、王二人一起到北京昌平祭扫了明思宗陵墓。同年九月,顾、王二人再次相偕来到华山脚下,结邻定居。二人朝夕相处,纵论时局,切磋学问,畅谈国家兴衰治乱。公元1682年1月,顾炎武因病在山西闻喜县逝世。得知噩耗,王宏撰痛惜不已,并深切哀悼与顾的深厚友情。次年,还把自己的宅邸改名为“顾庐”,以作纪念。此后,年年清明,王宏撰祭扫顾炎武陵墓并写诗颂扬。他评价顾炎武,“古所谓义士,不合于时,以游为隐者也”,是一位以四处游历的方式过着隐居生活,且坚决不仕清廷的清高义士。
12、 在客居山东时,顾炎武也常出入于北京,这主要是因为康熙年间他有三个外甥(徐乾学、徐元文、徐彦和)先后进京做了高官。尽管甥舅关系比较密切,但顾炎武在政治上始终不肯与清朝当局合作。清廷曾屡次尝试聘请他参加由官方主持的《明史》编纂工作,都被他断然拒绝。后来他干脆远离京城,到陕西华山之麓隐居起来。(顾炎武简介资料)。
13、票价:380/280/180/100/50元
14、 顾炎武自己对科举考试也是心不在焉,崇祯年间与同乡同学归庄一起,积极参加复社的活动,常跟四方之士打交道,荒废了科举学业,虽屡次参加乡试,却每试皆败。当时,在农民起义军和清兵双重打击下,明王朝已然摇摇欲坠。炎武常读邸报,对于国内政治和军事形势大体了然,他深为国家命运担忧,又自觉经世乏术,愧疚难当!27岁乡试再次落第,他毅然决然放弃了科举,义无反顾投身到为国分忧的实学兴邦的事业中。
15、顾炎武(1613—1682),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江苏昆山人。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
16、 由山东省委宣传部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承办的顾炎武公开课日前在山东省图书馆大明湖分馆开讲。这个系列课程为面向社会群众和广大d员干部的公益性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课程,苏州大学哲学系作为教学单位。
17、朱缃原籍高唐,可他本人却是生在济南,长在济南的济南人,一生之中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济南度过的。
18、颜元(1635年—1704年),明朝末年儒家、思想家、教育家,颜李学派创始人。原字易直,更字浑然,号习斋,直隶博野县北杨村(今保定市博野县)人。
19、钱德洪(1496年—1574年),名宽,字洪甫,因避先世讳,以字行。号绪山。尝读《易》于灵绪山中,人称绪山先生。明朝中后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20、昆剧《顾炎武》,既是对他人格、情怀最诚挚的敬意,更是为了唤醒当代国人所应具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律。
21、他有文人的优点,对很多人很多事有同情心,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并歌颂生活的美好,但又有文弱书生的弱点,不敢承担,有感情却不够深情,关键时候容易退缩,等等。
22、梁启超提出:“读史的方式,可以说有两种:一种是鸟瞰式,一种是解剖式。”
23、亭林去世之后,潘耒“从其家求得手稿,较勘再缮写成帙”,与先生之甥徐乾学兄弟谋刻之而未果。至康熙三十四年,潘耒携稿至闽,在年友汪悔斋及建阳丞葛受箕的大力协助下,方刻成《日知录》三十二卷以行世,是为“遂初堂本”。此时距亭林辞世已经十三年了。
24、《乡园忆旧录》载:其“所作古文《天道论》,抉幽摘微,能发前所未发,而文气曲折奥衍,表里洞达,直入昌黎之室”。
25、票价:380/280/180/100/50元
26、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回到昆曲,立足当下”昆曲编剧培训》经三个月的筹备,共邀请昆曲学者、资深编剧、昆团团长、著名演员等48位老师组成教师团队,从56位报名者中遴选出30位同志组成正式学员,已于2022年11月1日举办开班仪式,目前已顺利进行两周的集中授课,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第三周师资简介与课程内容发布(按开课顺序排序):
27、 顾炎武生在江南水乡,他的童年很不幸,一场疾病使他的生命危在旦夕。他的母亲请来大夫,大夫诊断为天花急症,服药后,他的病是治好了,可是脸上却留下了麻疹的疤痕。他到了七岁都不肯去上学,因为怕别人笑话,叫他“小麻脸”,母亲就告诉他:有麻脸怕什么,只要有学问就行。
28、济阳人张尔岐(1612~1678),自号嵩庵居士。
29、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30、着紧用力,指读书要抓紧时间,不能松垮。朱子强调两点:读书要抓紧时间;读书态度要坚决。
31、邓黛,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戏剧戏曲学,从事古典戏曲与西方当代戏剧的课程讲授与研究工作。在《戏剧艺术》、《戏曲艺术》、《人文论丛》、《中华戏曲》、《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等cssci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专著《镜像与变形:欧美现代戏剧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元杂剧与儒家文化》、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台湾地区戏曲学发展研究》。
32、他认为,按照明清科举制度,考中乡试的举人也可以做官,这招致“举人另成一名目”,借用顾氏的话说,“举人为一定之名”。
33、 当顾炎武慕名前来探访时,他却亲自开门迎接,两人相见甚欢,如遇故交,侃侃而谈。两人都是“处士”,其学术事业并非借助权力所为,也没有任何炒作张扬,却名声大震。并且二人有相同的志向和目标——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于是,李二曲成为顾炎武在关中最好的朋友。两人交谊虽然颇深,但顾炎武却是一个严于律己、坚定信念的人。一天,李二曲想请顾炎武为其母写一篇纪念传记文章,慎思之后,顾炎武却婉言拒绝了。他说:我虽博学于文,并非以卖文为生。“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他还说,“止为一人一家之事,而无关经术政理之大,则不作也。”二曲听后理解其难,感到大儒之间,以儒家教义为托词,似难辩驳,只好作罢。但他们的关系并未因此而受到丝毫影响,之后依然交往如常。
34、 顾炎武作为清初的明遗民,不像一般遗民人物那样独善其身地自绝于当朝,拒绝同当朝官员的往来联系,而是坚持既“耿介”又“知权”的处世哲学,由此形成了其独特的遗民人格:不臣二姓,不跟清朝合作,是为“耿介”;不公开对抗清朝,为成就自己的学问事业,有选择地结交一些仕清学者,是为“知权”。
35、李清照随夫赵明诚到淄川时,北兵已逼近,仓皇间出走逃难,家室不能保,其所著的《金石录序》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36、著书原则: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
37、顾炎武一生转徙流离,备尝颠连困苦,但平生之志业“终始不变”。他亲身遭遇明末天下动荡,目睹世道败坏,因而尤其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他曾与友人痛陈今日之学风是“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而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讲‘危微精一’”,强调“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明亡以来,顾氏于东西飘零之中仍未尝一日废书,历览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天下图经、郡县志、前辈文编、公移邸抄,凡数万卷,互推旁证,探原竟委;晚年愈加笃志于六经,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如此积心力三十余年,铸成《日知录》一书,实堪称“终身精诣”之作,顾氏自谓“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
38、发表论文160篇,出版专著《戏曲文献与理论研究》(“国家”出版社2014年版)、《南京图书馆藏孤本戏曲丛考》(中华书局2011年版)、《明末清初戏剧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等,曾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
39、十四岁,顾炎武取秀才,与归庄友好,即入复社,“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人以为狂”,二人个性特立耿介,时人号为“归奇顾怪”,以“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学问宗旨,屡试不中,“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盛于咸阳之郊”,故退而读书,“历览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天下图经、前辈文编说部,以至公移邸抄之类,有关民生之利害者随录之”。
40、《乡园忆旧录》作为文史资料,不失其弥足珍贵。
41、赵建新,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戏曲艺术》编审、编辑部主任。
42、王培荀对此颇有感慨:“济南固多名士,流寓亦盛,如唐之李、杜,宋之苏、黄、晁、曾,无不游览流连。国初,顾亭林、张祖望、阎古古、朱竹垞,皆以事久住。学使则前明薛文清、王文成,一代大儒;我朝施愚山、黄昆圃,一世文宗。以此提倡,人物风雅,安得不盛?”
43、道:自然之道。垂:示。因:用。意为:自然之道要靠圣人用文章来表明,圣人用文章来阐释自然的道理。
44、虚心涵咏,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反复咀嚼,不能穿凿附会。朱子指出,读圣贤书不能杜撰,不能想当然,要像用秤去称东西一样。
45、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庆历三年(1043)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皇祐四年(1052)去世,年六十四。谥号“文正”。他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所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46、其中“未有”二字最为费解,既然“未有”了,如何又“皆非公本语”?经检上古出版的陈福康先生校点本《郑所南集》,则并无“未”字,《日知录》之“未”字显然是涉上“本末”之“末”字而衍,删去“未”字则文义豁然。本书中将该句表示为: